2月28日,国家高端智库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2023年油气行业发展报告》(简称《报告》)在京发布。发布会围绕“调整重塑中的能源安全和能源转型”这一主题,从能源发展、油气市场、油气生产、国际合作、石油公司转型发展等角度分享了报告的核心观点,分析探讨了油气行业发展的最新趋势。
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方位、深层次加速演进,全球能源行业在地缘政治、气候变化、低碳转型等因素影响下发展环境日趋复杂。与会嘉宾普遍认为,能源安全成为各国能源发展的优先议题,全球油气供需和贸易格局正在深刻调整,世界各国正积极推动能源转型升级,促进清洁能源、低碳技术、能效提升等领域快速发展。
能源安全是能源发展优先议题
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地缘政治局势更加严峻复杂,全球能源格局不确定性增加,加剧了国际油价波动和供应链风险,能源安全的重要性越发凸显。这一点受到与会嘉宾的普遍关注。
“全球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脆弱性凸显,国际能源市场供需错配、市场波动加剧,世界各国持续面临能源供应和需求不平衡的问题,保证能源安全、提升能源系统韧性成为各国能源发展的优先议题。”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政策研究室主任张华林表示。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吴谋远认为,地缘政治形势持续动荡,地区热点问题频发,是能源安全的最大挑战。“泛安全化”和“去风险”思潮重构产业链供应链,使全球经济转入高不确定性、低增长阶段,能源合作出现“阵营化”趋势,各国对能源安全的重视程度明显增强。
应对能源安全挑战,化石能源的作用不可忽视。“油气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仍是重要的能源品类,天然气更是能源转型的重要桥梁。”这一观点得到多位参会专家的认可。吴谋远表示:“从中长期来看,油气仍是能源供应的主力。2040年,油气占一次能源的比重仍将超过50%。”《报告》显示,能源产业将成为大国博弈的重要领域。天然气正成为支撑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能源,持续替代高污染燃料、支撑新能源规模发展。
发布会上,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天然气市场研究所所长段兆芳就全球天然气需求给出了具体预测。她表示,2024年,全球天然气需求量预计为4.02万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5%。其中,亚太天然气消费量为9599亿立方米,同比增长4%;北美全年天然气消费量为1.1222万亿立方米,同比增长0.9%。在此背景下,油气公司纷纷增加油气上游投资。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能源科技研究所副所长张焕芝在发言中称,2024年,全球油气勘探开发投资预计达到5800亿美元以上,同比增长2.1%。
全球能源贸易格局持续调整
2023年是全球油气供需和贸易格局深刻调整的一年。与会专家们纷纷表示,不确定性、不可预测性因素仍将持续,全球能源贸易格局在动荡中进一步深刻调整。吴谋远认为,全球能源发展正处于国际格局动荡变革期、极端气候灾害频发期、能源行业低碳转型期和新一轮技术革命爆发期“四期叠加”的复杂环境之中,能源贸易出现阵营化趋势——从“追求经济效益的全球流动”转向“政治立场主导的区域合作”,并开始形成西方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的“两个平行市场”。
从供应端看,美国等非欧佩克国家的供给份额显著增加。2023年,全球石油供应增加130万桶/日,美国增产超过100万桶/日。美国将长期居于全球第一大石油生产国和第一大LNG出口国位置。到2035年,美国天然气产量和LNG液化产能将达到1.2万亿立方米和1.6亿吨。与此同时,挪威已经取代俄罗斯成为欧盟最大的管道气供应国,而俄罗斯则成功将受欧盟和七国集团禁运影响的石油和石油产品出口转向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中东地区的国家。
从需求侧看,“西降东升”趋势延续。欧洲和北美石油消费在全球占比持续下降,亚太地区成为全球最大的石油消费和炼化中心。天然气方面,欧洲的需求也持续下降,预计到2035年在全球消费中的占比将降至9%。亚太天然气需求将从目前的9300亿立方米增至2035年的1.32万亿立方米,全球占比升至27%。
总体而言,在供给和需求均更趋集中的背景下,买方和卖方博弈将进一步加剧。尽管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国际石油市场将处于持续动荡、加速调整期,但“中国仍坚定做动荡世界中的稳定力量”这一观点引发了参会嘉宾的强烈共鸣。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石油市场研究所所长王利宁表示,我国油气行业可充分发挥产业、市场、技术、贸易等比较优势,推动建立全球油气风险预警与安全评估机制,加强全方位立体化合作,助力市场安全稳定。不少与会者认为,可以肯定的是,中国力量将为动荡不安的国际局势注入更多正能量。
能源清洁化进程加速推进
当前,随着能源格局的深度调整,促进能源行业加快转型的新动能也在不断积蓄,能源企业努力在调整重塑中寻找能源安全与能源转型的平衡。发布会上,多位嘉宾提到,能源清洁化进程正在加速推进已是事实。
袁榴艳表示,2023年,全球非化石能源消费增速达到4.1%,大幅高于能源消费增速的1.7%,占全球能源消费的比重提升0.6个百分点至20.3%。与此同时,全球能源转型的相关投资也在强劲增长。2023年,全球清洁能源投资达到1.74万亿美元,较2021年增长超20%,清洁能源与化石燃料投资之间的差距拉大,差值为7000亿美元。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差值从2019年起每年增加1000亿美元,体现了全球能源转型加速的趋势。
吴谋远认为,当前能源发展呈现“四化”的显著特征,即化石能源清洁化、清洁能源规模化、多能互补综合化、终端用能再电气化。就清洁能源投资的快速增长,他给出了一组数据:2015年至2023年,全球清洁能源投资从落后化石能源18.94%到领先化石能源65.71%;2023年,清洁能源投资预计超过1.7万亿美元,同比增长超20%,而化石能源则为约1.1万亿美元,同比下降8.3%。
在本次发布会上,不少参会人员十分关注石油公司的低碳转型路径。对此,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公司治理与企业管理研究所所长李春新表示,国际石油公司正在逐渐退出盈利性较差的低碳业务,布局高潜力的新兴业务领域,同时,积极投资与油气业务协同性高的低碳业务,探索低碳业务与油气业务协同发展新模式。国内石油公司坚持传统油气与新能源融合发展,探索推进CCUS和碳中和项目,同时,因企制宜发展新能源业务,加快油气与新能源融合发展。总体而言,目前,国内外石油公司独具特色的转型模式已渐趋成型。(记者 马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