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求助:六年级的儿子,连续一个星期口算题满分,还字迹整洁。我本想表扬他,偶然撞见他居然是在抄答案,气不打一处来。看着他害怕的眼神,我忍住了,只是招呼他吃饭,没有责骂他。可是,小升初在即,你说,我该怎么办?
这样的情景,也许您并不陌生,父母为了养好孩子,恨不得把《孙子兵法》通读一遍,各种心理学、教育学流派都去学习个通透。奈何,孩子呢,出各种幺蛾子,让父母头疼。这,怎么办?
上面的案例,看似做口算题的问题,追根究底,是亲子沟通的问题。有可能,这个孩子缺乏安全感,害怕承担责任,甚至有些孩子可能根本不知道自己有做得不合适的地方。这时,不是简单的打骂可以解决问题的。
亲子沟通小建议:
首先,建议先去谈自己的感受,父母责任内揽。
每对亲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面对问题,先谈感受,试试这样沟通。比如,告诉孩子:“看到你直接抄答案完成口算题,我感到很难过,觉得愤怒,同时又担忧。我首先需要向你道个歉,因为我发现我的儿子遇到了困难,第一时间不是找我去帮忙解决,而是一个人在面对。”
接下来,询问孩子需要什么帮助,试着从他的角度看问题。
比如:“你能告诉我,坚持了半个月的口算练习,现在你选择抄答案交给我,你遇到什么困难了吗?”
我们可以想象,孩子遇到的困难可能五花八门。也许是孩子认为天天做口算题,腻烦了,不愿意做;也许,刚开始答应做2个月的口算题,他是因为父母的要求,不敢违抗,并不认为做口算题有必要;也许,是当他做口算题,会出错,不愿意被父母责骂,所以抄答案……
第三步,用“因为……所以,我们需要调整原有的计划”的句式,和孩子携手处理这个问题。
比如,这个情境下,可以试着说,“不知我的理解对不对。听上去,你是因为坚持做题半个月腻烦了,并不是认为不要做题,所以,我们需要对我们坚持做2个月的口算题这个原有计划进行调整。”
或者,“很感谢你鼓起勇气告诉妈妈你的真实感受。我儿子真勇敢!因为我们之前对你的想法了解不全面,所以,现在我们一起商量下,这个坚持做2个月口算题的计划,是不是有必要坚持。我们可以有不同的观点,妈妈还是爱你的。”
或者“你口算题有出错时,我们生气了,骂你了,是我们不对,我向你道歉。等爸爸回来,我也会告诉他。因为爸爸妈妈态度不好,让你很想做出100分的答案。让我们一起想想办法,对原来的计划和目标做个调整。”
第四步,告诉孩子,相比做口算题,我更重视你,更重视我们的亲子关系。
可以试着说,“你对我来说非常重要,口算题、小升初,都不如我的儿子重要。妈妈爸爸对你的学业着急了,才会没发现你遇到了困难。以后,记着,遇到了困难,可以找妈妈;如果你想到更好的办法,也可以告诉妈妈。”
在和孩子沟通方面,每对父母的具体情况有所不同,越是青春期的孩子,家长可能越是头痛。那么,请家长耐心面对,保护好自己的好奇,对孩子的感受、想法保持好奇,做好充分的倾听。把倾听放在表达之前,把用心体会放在提建议之前,愿我们都守护好这独一无二的亲子感情。(赣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