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农垦:借助卫星遥感技术解决取证难题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6-30 14:48

检察干警在自然保护区查看植被情况。

检察干警操控无人机查看自然保护区保护情况。

检察干警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发现被违法开垦的湿地。

自然保护区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构筑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美丽龙江的重要载体。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黑龙江时的重要指示精神,9月21日,黑龙江省检察院农垦分院与黑龙江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等单位召开生态保护检察公益诉讼圆桌会议。会上,检察官逐一展示利用“卫星+无人机”技术发现的违法开垦湿地照片,直观清晰地呈现了违法开垦的全过程,与会各方就解决方案达成共识,形成生态环境保护合力。

该院将继续借助卫星遥感技术辅助办案,通过卫星遥感技术扫描自然保护区局部变化,比对不同时期卫星图片,发现违法开垦线索后立即开展实地调查,实现“天上看”“地上查”,解决因自然保护区面积大,一些分散性、隐蔽性的违法违规行为仅靠人力调查难以取证的问题。

(本报记者韩兵 通讯员师杰 王晓婷 薛庆喜摄)

(原标题:天上看 地上查)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