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3年5月曲靖市会泽县人民法院开展“小蜜蜂”网格送达一年来,“小蜜蜂”网格送达机制共张贴开庭公告100余次,送达法律文书260余次,提供当事人有效联系线索360余次,协助法院调解案件550余件。
搭线联网构建网格送达机制
会泽县下辖25个乡(镇、街道)381个村(社区),总人口107.3万,山区面积占比高达95.7%,农村地区群众居住分散,外出务工人员多。法院在司法送达过程中,存在路途遥远、找人不易、送达成本高等问题。
经过广泛调研,会泽县法院在会泽县委政法委的支持下,制定“网格化+大数据”助力审判质效提升工作方案,与会泽县公安局、县司法局、县检察院及25个乡(镇、街道)建立协作联动机制,依托曲靖市域社会治理公共服务信息(9+X)平台和乡(镇、街道)综治中心、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充分发挥“网格化+大数据”优势,组织网格员协助法院开展“小蜜蜂”网格司法送达。
“小蜜蜂”网格送达,意在展现网格员如“小蜜蜂”般勤劳、务实、为民的品质,助力司法送达和基层矛盾纠纷化解,帮助群众酿造甜蜜生活。工作中,各乡(镇、街道)指定一名网格送达联络员,法院先向联络员进行电子送达,再由联络员根据当事人所在地,与相应的网格员对接来完成后续的送达事宜。
2023年8月,董某携离婚起诉状来到者海人民法庭。法庭干警在审查受诉后,当即联系家住新街乡的被告熊某,却未能打通熊某的电话。
法庭干警迅速与新街乡网格送达联络员取得联系。在明确具体负责送达的网格员后,者海法庭将需向被告送达的举证期限、开庭传票等一系列应诉材料以电子形式传至网格员小王。
小王下载了相关应诉材料,通过线上方式将材料送达。收到应诉材料后,熊某主动与法庭建立了联系。
在以往的送达中,法院需要前往被告所在地,还不一定能找到人,耗费时间长且送达率低,影响案件办理进度。通过引入网格员协助送达,革新了传统的送达方式,有助于缩短送达时间,提升办案效率,节省司法资源。
坚持问题导向开展培训引导
“什么样算是有效送达了文书?”
“材料送达当事人后,我们要不要提交证明……”
工作初期,网格员和法院具体负责网格送达工作的干警也存在诸多疑惑。会泽县法院坚持问题为导向,通过明确制度、开展培训、宣传引导等方式,逐项研究、逐个解决,逐步推进网格送达工作。
结合存在问题,会泽县法院研究出台网格送达管理办法,将网格送达的详细流程、具体任务、工作要求等制度化,确保工作开展有规可依、有序开展。
同时对25个乡(镇、街道)网格送达联络员、网格员进行业务培训,详细讲解了网格送达的操作流程,就如何有效送达材料、情况反馈、送达回证填写、注意事项等具体问题进行一一解答,促进网格送达工作更加规范。
“我们不好送啊,都是一个村的,大家都要面子,打官司这个事人家也不想让别人知道。”待补镇一名网格员向法庭工作人员说道,除了流程上的问题,部分网格员碍于情面对送达工作并不积极,网格送达存在阻力。
“打官司只是解决纠纷的一种方式。及时将法律文书送达给当事人,主动为他们阐释法律规定,引导他们正确面对诉讼,运用合法、恰当的方式化解纠纷,这才是真正为他们好。”针对部分网格员内心存在的思想负担,法院干警阐明法律义务,深入分析利弊,引导其正确认识协助送达工作的作用和意义,消除他们的顾虑。
送达效率与社会治理双向促进
“平时我们要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的工作,协助法院送达,也是我们获取矛盾纠纷线索的一个渠道。” 新街乡发落村网格员小王说。
协助开展司法送达,网格员不仅能帮助法院解决法律文书送达的问题,还能有效掌握群众存在的矛盾纠纷和风险隐患,便于及时沟通、协调联动、及时化解。在法院了解案件情况、组织调解等时,网格员充分发挥熟悉情况、贴近群众的优势,对法院工作也起到促进作用。
结合乡村基层治理情况,部分乡镇还与法庭建立了矛盾纠纷信息共享、多元联动解纷等工作机制,实现了审判质效提升和基层社会治理的双向便利、双向促进。
随着网格送达工作的全面开展,“别样”的送达员为法院缩短了办案周期,跑出了“加速度”。下一步,会泽县法院将持续立足县域实际,不断健全完善“网格+调解”“网格+执行”等工作机制,推动司法力量和网格力量深度融合,打造更多便民高效的司法“会泽模式”。
原标题:《【提质增效创一流】“网格化+大数据” !会泽县法院“小蜜蜂”网格送达破局“送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