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科研人员队伍状况调研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各行各业的应用正加快落地,迫切需要建设高质量的科研人员队伍,对新质生产力发展和高水平自立自强形成支撑。本课题将对当前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科研人员队伍状况进行摸底,调研产业界对相关人才的需求,及时了解我国高校对生成式人工智能人才的培养和供给情况,对供需匹配度进行深入剖析,针对需求侧和供给侧两端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结合国内外比较研究,提出打造高质量生成式人工智能科研人员队伍的对策建议。
(二)我国量子领域科研人员队伍状况调研
量子科技是发展新质生产力、助力我国形成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的重要领域。本课题将对我国量子科技领域科研人员队伍状况进行摸底,基于对北京、合肥、上海、深圳、济南等基础较好城市的典型科研机构、企业、高校进行调研,了解中青年科研人员成长发展的独特需求,分析相关人员的主要分布和供需状况,对供需匹配度进行深入剖析,针对需求侧和供给侧两端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对人员队伍的发展变化趋势进行合理估算。结合国内外比较研究,从因地制宜、促进不同区域有序错位发展的角度,对开展高质量人才培育和海外人才引进提出对策建议。
(三)我国生物医药领域科研人员队伍状况调研
生物医药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是确保我国牢牢掌握产业发展命脉的关键。本课题将对生物医药领域科研人员队伍状况进行摸底,了解典型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对相关人员,特别是基础研究人员的供需匹配及培育引进情况,梳理一线人员成长发展面临的痛点难点,对供需匹配度进行深入剖析,针对需求侧和供给侧两端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结合国内外比较研究,对更好保障生物医药领域科研人员高质量发展、保持队伍稳定性提出对策建议。
(四)我国智能制造领域科研人员队伍状况调研
数字化、智能化是制造业提质增效、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智能制造则是传统制造业转型的重要方向。本课题将对我国智能制造领域科研人员队伍状况进行摸底,聚焦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中西部等智能制造主要聚集区,了解相关企业中科研人员从业状况与成长发展需求,对供需匹配度进行深入剖析,针对需求侧和供给侧两端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结合传统制造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背景,听取相关企业和一线人员对更好促进产业现代化发展、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期待诉求,为优化智能制造人员供需、加强队伍建设提出对策建议。
(五)新材料领域科研人员队伍状况调研
新材料是近年发展迅速的新兴产业之一,在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的多个领域发挥支撑作用。本课题将对我国新材料领域的科研人员状况进行摸底,了解科研院所、高校、龙头企业中科研人员的职业成长及从业情况,梳理其成长发展面临的痛点难点,对供需匹配度进行深入剖析,针对需求侧和供给侧两端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合理预估未来相关重点领域和区域的科研人员供需状况。听取相关人员对科教融合背景下有效促进成果转化,助力新材料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建议。
申报单位应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和有关社会团体,不接受公益一类事业单位、非法人单位和个人申报。
研究要求、申报条件、评审程序、联系方式、课题申报书等详见《中国科协战略发展部关于申报前沿领域科技工作者发展状况调研课题的通知》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