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争议的萝卜快跑,能否引领“自动驾驶”新赛道?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8-16 13:49

在 AI 大模型赋能下,人机交互从被动式交互走向主动式交互,如今大火的无人驾驶网约车,或许就是百余年前,汽车取代马车的前奏。

刚过去的 7 月,百度旗下的「萝卜快跑」的无人驾驶出租车在武汉大面积铺开,几乎每天都在制造新闻,单日单车峰值超 20 单,达到传统出租车司机平均日单量水平," 无人驾驶出租车 " 抢网约车司机 " 饭碗 " 等相关话题跃上热搜,引发广大网友激烈讨论。

官方报道显示,萝卜快跑作为百度 Apollo 旗下的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深耕自动驾驶,多年酝酿,终于加速落地,并带动股价上涨。但有网友在社交平台称,无人驾驶的萝卜快跑其实有驾驶员人为干预。网传图片显示,在萝卜快跑汽车机器人智控中心,有真人坐在带方向盘的屏幕前操作。有记者找百度方面求证,未获回应。

萝卜快跑在消费者的好奇声中 " 爆火 ",在出租车司机抗议声中 " 降温 ",备受争议的萝卜快跑能否引领 " 智驾 " 新赛道?

低价突围,抢夺市场

中年人就业 " 铁人三项 " 分别是网约车、外卖、快递。网约车也即将迎来自动驾驶的时代,未来网约车就业难度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加大。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截至 2024 年 5 月底,全国共有网约车驾驶员 703.3 万人。网约车正在面临运力过剩的难题,此时自动驾驶登上舞台,网约车司机又该何去何从?

与传统网约车相比,萝卜快跑价格更实惠,有网友晒出打车 28 公里仅需 26 元。一位武汉市民晒出自己 7.1 公里的行程一共花费了 5.07 元。" 萝卜快跑 " 凭借低价突围,加上消费者的猎奇,订单数量暴增。中信建投研报认为,百度 " 萝卜快跑 " 近三季度每季度维持 80 万次以上服务量,已初具商业化落地能力,目前主要通过补贴后的低价和新奇感,双重刺激提升消费者的消费情绪。

在江湖老刘看来," 萝卜快跑 " 凭借着低价和智能化吸引消费者,订单量迎来暴增,抢夺市场。网约车因 " 安全、服务、收费 " 等问题一直被消费者诟病," 萝卜快跑 " 无人驾驶直击网约车痛点,抢夺市场。" 萝卜快跑 " 低价策略尚未能覆盖运营成本,要想实现盈利,仍需时间沉淀和市场认可。

目前," 萝卜快跑 " 投放量有限,目前相对于整体市场而言,短期内这类服务对传统网约车市场的直接冲击可能并不显著。中信建投研报认为,通过中长期降本," 萝卜快跑 " 有望在中期实现单车日均盈利 25.4 元,回本周期 6.17 年;在长期实现单车日均盈利 133.04 元,回本周期 2.72 年。

如果 " 萝卜快跑 " 能在试点城市 / 一二线城市 / 全国范围推广,中性预期下市场空间可达 426 亿元 /529 亿元 /1553 亿元,对应利润 142 亿元 /176 亿元 /516 亿元。网约车们确实需要未雨绸缪,从多方面提升自身竞争力,听取用户建议,做出整改,以应对市场的变化和挑战。

保守驾驶,安全先行

" 萝卜快跑 " 已经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武汉、成都、长沙、合肥、阳泉、嘉兴等多个城市提供了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却在武汉红了一把。

正所谓黑红也是红,在武汉当地,不少市民称 " 萝卜快跑 " 为 " 苕萝卜 "。武汉城市交通是一个多元化、立体化的交通体系," 萝卜快跑 " 在面对复杂的交通路况时,会过于 " 守规矩 ",导致交通拥堵,要等到其他车辆腾出空间," 萝卜快跑 " 才能继续通行。网络上涌现 " 武汉萝卜快跑致拥堵遭大量投诉 " 的信息,并列举多个在武汉城市留言板上的留言,无外乎:无故停车导致交通拥堵和安全隐患,违规停车以及早晚高峰车速过慢等。

智能化并不能与人性化划上等号,尽管无人驾驶技术在不断进步,但面对复杂的城市交通环境和突发状况,其技术成熟度仍有待提高。例如,无人驾驶汽车找人方面,在应对特殊交通标志、处理极端天气等方面仍存在一定困难,这可能导致安全隐患的增加。有不少博主在测评 " 萝卜快跑 " 时发现," 萝卜快跑 " 需要人迁就车,乘客需要步行至固定停车点上下车,步行距离不定。此外,等车时间不能控制,差异性大。

此外萝卜快跑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发生了多起交通事故,如在应对特殊交通标志,与电动车相撞等,这些问题引发了公众对无人驾驶技术安全性的广泛担忧和质疑。作为科技的新兴产物,技术和市场环境条件尚未成熟,包括在萝卜快跑使用的协议上都已经写明,因技术不完善、网络出现故障等原因,车方无法保证不会发生撞人等交通事故,乘坐有风险,如乘客选择继续乘坐,则默认接受这些风险。

在江湖老刘看来," 萝卜快跑 " 的智能化仍需向人性化迈进,优势明显但是劣势依然客观存在。武汉交通复杂 " 萝卜快跑 " 过于保守,引发一连串的安全问题。按照用户协议,如果萝卜快跑撞死人了,责任谁来承担?

无人驾驶,未来可期

自动驾驶的时代已经来临,这是科技进步带来的改变,日常生活正在被科技所颠覆。萝卜快跑作为无人驾驶中的一员,在试运行中也会面临许多问题。武汉萝卜快跑无人驾驶出租车在武汉街头与行人相撞,事故造成了部分车辆拥堵。对此,萝卜快跑相关负责人回应称:" 事故因车辆在绿灯亮起启动之际与一名闯红灯行人发生轻微接触,事故发生后我司第一时间配合警方处置,并陪同送医检查。"

目前,无人驾驶出租车正在试运行阶段,关于事故方面,尚未有健全的法律法规,关于追责的界限模糊。在萝卜快跑的运行中,难免会有擦碰事件,但由于法规的空白,这也为萝卜快跑的运营增加了不确定性,这也是萝卜快跑备受争议的原因之一。

在江湖老刘看来,无人驾驶出租车的试运行,是科技服务生活的进步之举,需要辩证的看待问题。萝卜快跑的出现能提升传统出租车的服务水平,加大市场竞争,同样萝卜快跑作为无人驾驶的产物,在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上,仍存在一定差距。正是因为种种原因,萝卜快跑备受争议。

比起网约车,萝卜快跑更像无人公交车,始终不如人开车那般自由。能跑多快?能跑多远?一切都是未知数,如果萝卜快跑能先跑通模式,在未来的自动驾驶中才能得以生存。不可否认的事,自动驾驶的时代已经来了。是否将取代传统网约车行业,一切言之过早,共存才能实现双赢。

江湖老刘,知名互联网分析师,数字经济和文旅产业评论员。传递正能量,传播好声音!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