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暑假,让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学生仲煦北感到自豪的是,他以全国第四、江苏第一的成绩斩获第41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全国金牌,入选国家集训队,并获得清华、北大保送资格。在全国竞赛共计产生的50枚金牌中,江苏选手就斩获了6枚金牌。“这次获奖将成为新的起点,我将不负母校栽培,在信息学领域收获更大进步。”仲煦北说。
连日来,江苏大中小学生在各类赛事中度过了一个热辣滚烫的夏天。在各类科技竞赛、创新大赛中,以赛促学,培养学生综合科技素养,发掘更多拔尖创新人才的“好苗子”。
AIGC进入赛项,赛事更紧贴科技发展前沿
记者走访发现,当前不少赛事在赛项设置上紧密贴合科技前沿,对选手的创新思维要求较高,其中不乏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社会效益好的优质创新创业成果有望得到落地转化。
如果用AI重新撰写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的故事,会有什么样的新情节?8月20日,在“2023—2024世界青少年创客交流大会”中国区交流展上,近20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少年在两天内,用AIGC技术为中国古老的神话故事撰写新故事,并最终把新剧本演绎出来,将人工智能技术与文学、美术、表演等艺术形式结合再创新。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检测与运动控制技术专委会秘书长、江苏省首席科技传播专家易辉介绍,在创意小剧场项目中,不仅考察青少年对前沿的人工智能技术的掌握,还对于青少年人文知识储备、语言表达、表演能力有综合要求,体现科技素养和人文素养的综合。
“对标世界科技热点和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当代青年学生在创新热潮中跟随的方向。”江苏亮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蔡震在江苏大学生创新大赛中惊喜地发现,不少参赛队伍对标前瞻性科技,大胆突破,并结合自身所学知识进行跨界创新,同时部分队伍的科研成果已经得到产业转化。
“国产化软件突破,实现软件自主可控!”南京理工大学“三国演异”团队负责人耿淳带领团队在江苏大学生创新大赛中一举夺魁。他告诉记者,封装天线AiP模块在移动通信、卫星通信以及万物互联的物联网背景下的众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场景和重要的价值。然而,目前国内的相关产业发展却受阻严重,AiP属于半导体产业的重要一环,也受到了半导体产业链的制约,“我们团队自研三维结构,依托国产TGV工艺和团队自研仿真软件,实现了高性能AiP模块的全国产化,直击AiP发展受限的工艺、设计、软件平台三大窘境,适配工艺限制、打破专利壁垒、保障了信息安全!”
在近日举办的全国青少年航天创新大赛江苏省选拔赛上,来自全省342所学校的1109名学生分别围绕航天创意、太空探测竞技、航天科学探究与创新设计三个单元展开竞赛。大国工匠、上海市总工会兼职副主席王曙群说,今年大赛在赛项上与航空航天前沿技术紧密结合,通过比赛激发中小学生对航天的兴趣,培养其工程意识、科学思维、创新精神以及动手能力,发掘一批航天科技创新的后备人才。他举例,太空探测竞技单元中,选手要模拟执行太空探测活动及任务,考察参赛者动手实践、编程、机器人控制、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等能力。
打破“照方抓药”比赛套路,激发青少年敢想敢拼创新力
业内专家认为,按照步骤“照方抓药”的比赛往往并不能充分激发青少年的创新力,一些严格规定了比赛步骤或是路径的比赛选手可以完成得较好,但面对开放性题目却一筹莫展。而在今年,记者发现,不少比赛更具开放性,甚至“没有标准答案”。
“现在不少学生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大多通过查阅资料获取答案,而非动手实践,这样导致缺乏思考。”8月17日,江苏省第三届中小学生实验能力大赛总决赛在连云港闭幕。大赛命题专家、南京晓庄学院电子工程学院副教授张亮告诉记者,在高中化学实验竞赛中有一道用落球法测量液体蜂蜜黏滞系数的实验题,将一个小球丢入装有蜂蜜的容器,由于附着于球面的液层与周围其他液层之间存在着相对运动,因此小球受到黏滞阻力,它的大小与小球下落的速度有关。选手们要提出方案,做出假设,再收集实验数据,最终得出结论,“实际上,我们想要学生们养成一套完整的实验思维,对于结果如何,并不是特别重要。”
“培育拔尖创新人才,要练就‘看家本领’。”在江苏省物理学会理事长李建新看来,以往科学教育更注重知识的硬性传授,但只在课堂上学习知识是完全不够的,需要通过自己动手实验了解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创新能力。
“通过分析,橡皮筋前后端速度与不均匀拉伸程度成正相关。”“反方提问:如何优化不均匀拉伸方式?”近日,在南京举行的第八届全国中学生物理学术创新邀请赛上,南京市第十三中学国际部代表队与四川省温江中学代表队就弹射橡皮筋问题进行了科学辩论。
参赛题目没有标准答案,是这项竞赛的最大特点。李建新说,学生们在日常学习考试的时候都有标准答案,但这项物理学术创新竞赛没有标准答案,学生通过自由探索得出相应的模型和实验结论,“通过物理学科研究性学习竞赛,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协作精神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物理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中学生的综合物理素质及创新能力。”
不少江苏青少年在国家级赛事上不惧困难,展现出极高的创新素养。在重庆举办的第41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上,来自全国各地约500余名顶尖选手同场竞技。比赛内容在信息获取、计算机语言、高等数学、数据结构、模型设计、算法设计等方面对选手提出了极高要求。竞赛需要经过一次笔试和两次上机考试,上机考试需要持续进行5个小时。
南京市中华中学高二年级翟鹏昊斩获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在他看来,信息学是一门“入坑五分钟,精通二十年”的学科,从最基本的程序语句,到各式各样的算法,都有无数值得研究的地方。学习信息学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需要极大的兴趣和钻研精神,有时候一个题目可能需要一整天的时间去理解。面对成百上千道习题,需要注意学习方法:选择适合自己的题目,一定要适当拔高!
聚焦成果转化,推动参赛项目成果孵化落地
据悉,江苏通过每年举办赛事、定期开展资源对接活动,为优秀项目、产业园区、投融资机构提供“握手”渠道,进一步推动项目落地转化,持续推进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有机融合。
“我们的星辰琉璃技术,已经坚持研发打磨了多年。”近日在南京落幕的江苏省职业院校创新创业大赛中,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参赛选手何荣轩和队友合作的“星璃-奢侈级琉璃艺术品探索者”项目斩获亚军。他告诉记者,曾尝试800余次才成功烧制悬浮金银花纹,和工匠大师共同研究数年,才做出星辰琉璃的雏形,“去年,通过直播带货营业额达1168万元,目前已经在苏州开了一家线下零售店。”
为加大青年学生创新创业支持力度,省教育厅将持续完善和落实有关激励政策,统筹各专项经费,加大对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支持力度,有效整合集聚政府和社会资源,强化高校与政府部门、行业企业和社会机构的对接,共同搭建创新创业平台。今年江苏大学生创新大赛赞助方中国建设银行江苏省分行为获奖项目举办“互联网+”金融产品推介沙龙,推荐新农科类获奖项目纳入省农业信贷担保公司支持名单,享受担保贷款专属“直通车”服务,并推荐科技创新类获奖项目相关企业申报江苏省科技型中小企业,享受创新创业专属普惠贷款服务。
聚焦产业痛点现状,大胆创新。“传统的桥梁伸缩缝易堵塞、寿命短、检测难,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对其材料和结构进行改进。”在江苏省职业院校创新创业大赛中,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路桥先锋——一体化智慧桥梁伸缩缝开拓者”项目成员赵玉茹介绍,项目创新采用的一体化智能无人监测体系,解决了人工巡检耗时耗力的问题,“目前我们已经成立了公司运营,未来我们打算先在南京及周边城市落地应用推广。”
“我们力争引领口腔颌骨修复技术的革新,为众多患者带来更为高效、安全的治疗方案。”江苏大学生创新大赛上,南京医科大学“皓齿玉成”团队负责人蒋骋昊介绍,团队针对口腔颌骨缺损修复领域的严峻挑战和巨大临床需求,创新地提出应用纳米颗粒材料“长新骨”替代目前临床应用骨粉“填骨坑”的治疗策略,同时配套开发了相关应用技术,推动核心产品迭代及形成产品矩阵,逐步构建“皓齿玉成”生态。
推进更多优秀青年学生创新成果孵化落地。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江苏将通过举办大学生创新论坛、校企校地对接沙龙、金融财税服务讲坛等活动,为大赛优秀获奖项目提供投融资对接、落地孵化等服务,协助创业企业争取地方的扶持资金,积极推动优秀项目成果转化,不断完善江苏创新创业教育、指导、投资、孵化的全链条指导服务体系。同时,积极支持省赛承办校和地市、区县等各级政府加强合作,聚力出台更多奖励政策和优惠措施,为参赛项目落地产业园区提供全方位支持服务,为区域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赋能。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程晓琳 葛灵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