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医院管理大门 华西医院用这把钥匙打开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11-26 11:46

让一个人选出中国医术最精湛的医院,或许会有不同结果。若是选出一家能够不断保持医疗水平领先地位,同时科研能力首屈一指的医院,答案想必已了然于心。如何能够在如此大体量之下,做到统筹兼顾、有序推进,全力以赴实现新医改背景下的跨越式发展?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必然有着自身独到且高质高效的管理方式。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精细化管理作为医院发展提质增效的捷径与必由之路。在有效提升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兼顾运营效率的要求下,各级医院运用精细化管理已迫在眉睫。如何具体运用这把“利剑”打破取消医药、医耗加成与提升服务质量带来的困难和瓶颈?如何合理评价医生诊疗行为与医院管理水平?又如何借信息化之力重构医院科研技术发展与服务模式?

2019年9月19日,由健康界精心筹划,科伦集团独家支持的北斗学院——中国标杆医院学习之旅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榜样的力量——领航精细化管理”专场在成都隆重举行。华西医院院长李为民携华西医院诸位管理者就这些关键问题,为与会嘉宾作了深入的解读,为与会者全面展示了精细化管理的“华西模式”。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院长——李为民

李为民:标准化单病种管理——全面提升治疗水平与效率

今年,国家推行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以来,各医院从医疗质量、运营效率、持续发展、满意度评价四个维度出发,提升管理水平。其中,医疗质量、安全与运营效率是重中之重。如何在保障质量、安全的同时,提升效率?华西的答案是:以单病种为抓手标准化与精细化管理。相较于传统的精细化管理模式,从单病种出发,将回归关注医疗行为本身,重点强调其中关键环节,持续坚持并形成标准化。华西的单病种管理,以流程管理、按病种质量管理、临床路径管理为核心内涵。通过病种标准化、精细化提升运营效率、实现成本控制、精准反应医疗及科研水平、全面带动医院整体提质增速。由此,华西医院也取得了平均住院日与药品、耗材占比双下降的等突出成果,并为未来拓展智慧化管理创造条件。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副院长——黄进

黄进:物联网体系“四步走” 实现装备精细化管理

在大型医院的日常装备管理中,无论共享、调剂、统计盘点,还是质量、安全、效率的监管与评价都存在巨大困难。装备故障难以预测、数据与实际应用不统一、功能配置困难、报警的干预与处理困难,均影响着高效、高质利用。这些难点促使华西医院建设装备物联网,精细化管理装备。华西以四个维度——数据采集、数据传输、分布存储与系统建设进行“四步走”建设物联网,并形成标准化流程。由此装备管理、效率得到优化,维护保养方案实现个性化,设备报警的分析效率提高,各种阶段性成果层出不穷,直接保障了患者生命安全,降低设备使用风险。而未来,医疗物联网体系建设,如要快速推广并降低成本,还需要医疗装备产生的统一,各类协议、接口、设置与传输形成通用方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程永忠

程永忠:打造医耗合理使用体系 规范诊疗行为

医耗加成的取消标志着药品与耗材的合理化使用进入实质阶段,借鉴各国经验,从采购模式、价格形成机制、控制政策等出发,才能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作为较早开展费用评价和合理化监管的医院,以病种规范诊疗行为,华西医院有着独到的经验。从准入、使用、评价三个关键节点入手,华西医院形成了全院多部门参与的全过程管控机制,在病种精细化分析的基础上,对药品、耗材合理使用进行进一步监管,药占比、耗占比逐步下降。作为监管的关键,客观工具评价非常重要。在评价过程中,需基于大数据、同一个病种,进行各类精细比较,方能真正合理评价、监管、规范医生与诊疗行为,防控风险。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学科建设部部长——王峥

王峥:科学管理保障科研成果 激励体系推动成果转化

华西医院的最大特色之一是一直致力于科研建设,也因此获得科研学术能力全国第一的评价,在科研体系上具备深厚的历史积淀与技术积累。作为医院的主体,临床医生与医务人员参与到科研之中需要兼顾一线医疗任务,为调动科研积极性,华西医院制定了一系列激励政策。王峥部长直言,“精神奖励虽然重要,物质奖励同样关键”。通过放大配套科研经费的使用范围,给予高端优秀文章现金奖励,设立先进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与保障制度等方式,有效提升科研人员积极性,成效显著。

作为提质增效的重要工具,绩效考核同样应用在华西医院科研体系当中。以医疗、教学、科研、综合加上管理形成联动绩效的机制,通过计算出的联动绩效,考核整体科研情况,保障医院科研高质量推进。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常务副院长——黄勇

黄勇:科技助推医学技术发展 信息加快服务模式变革

以“云大物移智”为代表的新技术的发展已成为行业形态改变的最大驱动力。未来医院将在医学技术发展、服务模式与管理运营两大领域带来巨大的变化。

以华西医院自身科研现状为切入点,信息科技已在前沿和应用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临床转化方面形成巨大的支持力量。但目前仍有巨大的开发空间,例如基于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在知识集约与应用上,必须进行数据资源的建设,形成智能化的大数据应用体系。如此,在医院精细化管理与决策、运营分析、临床研究与创新决策、服务改善、质量管理等方面,新技术才能够大展拳脚。不久的将来,华西将建立依靠信息化平台支撑的以任务为管理单元的临床应用系统,医生可以清楚看到任务列表和危急值,所有的临床管理数据平台也将形成整合服务机制。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副院长——曾勇

曾勇:高质发展日间手术,高效利用优质资源

作为一家已整整开展十年日间手术的医疗机构,华西医院的日间手术建设不仅依托临床能力,也得益于完善的管理体系与资源整合利用能力的共同配合。华西医院的日间手术,依托医护一体化,分为集中与分散两种管理模式,精细适应个性化需求。在设立日间手术服务中心的同时,为提高资源利用,同时在专科病房开展日间手术。华西医院成功开展日间手术的经验之一就在思想的高度统一。由此实现日间手术与其他管理创新相结合,日间手术临床路径全覆盖,以术前检查前移优化诊疗流程,日间手术与平均住院日管控的结合,在日间手术的推动过程中,医院的医疗质量与质量控制也得到了不断的提高。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公共事业发展部部长——王淼

王淼:创新医联体模式,扩大资源覆盖范围

从2002年建立华西远程医学协作网伊始,华西医院现已形成以华西医疗集团、领办型医联体、华西远程联盟、华西-城市社区联盟、华西学科联盟“五位一体”医联体发展模式。在紧密型医联体内部,通过一体化条块结合的运营管理模式,实现全托管式的协同发展,共享华西医院优质医疗资源。在领办型医联体的探索之路上,通过与地方政府深化合作办医,与当地龙头医院进行有效合作,继而向下辐射构建分级协同医疗服务体系,以“华西医院+医共体”的方式推广医联体建设。华西医院的医联体合作并非致力于打造另一个华西,而是从功能定位、分级协同、资源配置等多方面共同构建一个与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密切相关的治理模型。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医务部部长——李大江

李大江:强调医疗质量精益管理 实现多方共赢

实现分级诊疗,医疗质量是关键,医疗质量同时也是患者评价一个医院的重要因素。华西医院所强调的质量精益管理内涵,具体呈现为精细与改善。精细要求突出重点,重视医疗服务当中的各个环节。改善则需要以病人为中心,保障安全,提升质量与效率,形成长效机制。作为华西特有的多部门参与医疗管理组织体系,由支撑保障、加强监管、严格准入三大部分共同构成,并实行院科两级的管理模式,形成了包括制度、诊疗、培训、监管、考核、安全、激励七大体系的精细化发展生态系统。得益于医疗质量精益管理的建设,华西医院已在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服务能力、引领力量、专科能力等方面收到显著成效。

会后,与会嘉宾参观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