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来,大数据时代的审计需要你来助力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5-02-22 16:40

审计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促进廉政建设、保障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的时代条件下,党中央对审计管理体制进行了进一步改革,要求全国审计机关依法履行审计职责,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要推进落实“审计全覆盖”,需要我们在审计理念、审计方法上进行大跨度的改变和创新。


图为彭建平在国家审计走进高校活动现场宣讲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深入发展,信息化已融入人类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全社会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特别是审计面对的是中央各个部门、行业、央企等审计对象,信息化发展水平相对更高。

实现信息化全覆盖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强审,也就是“向信息化要资源,向大数据要效率”,要通过信息化、数字化,提高审计监督、过程控制、决策支撑能力,努力抢占审计事业发展制高点。

审计信息化取得飞速发展

审计机关始终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把审计信息化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常抓不懈,按照中央部署要求,各级审计机关持续加强网络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履行审计监督职责提供了重要保障。

审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有力整合了全国审计机关的人力、技术和数据资源,有效促进了审计方式转变,也为下一步信息化建设的顺利推进打下了坚实基础。


图为审计署武汉特派办研究财政数据贯通现场

运用大数据,大力推动现场审计与非现场审计结合,通过对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的电子数据综合分析,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通过信息化推动实现审计全覆盖已初见成效。我们重点以财政资金为抓手,积极探索财政资金审计全覆盖的有效途径,目的是实现中央到地方的纵向数据采集全覆盖,实现预算执行横向数据采集全覆盖等。

未来几年,信息化建设显得更加迫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增强改革创新本领,就是要善于结合实际创造性推动工作,要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

从审计机关长期建设的实践经验、从审计事业长远发展的需要来看,审计的信息化建设必须继续得到加强。特别是要完成好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审计全覆盖的要求,加快审计信息化建设显得更加迫切,充分利用大数据审计手段,进一步扩大审计范围,最终实现审计全覆盖。


图为审计署武汉特派办审计人员在审计现场利用大数据筛选数据

现有信息化条件仍不能满足构建新的数字化审计模式、组织开展大审计项目管理需求的需要,需要我们审计人员进一步加大信息资源库建设和应用系统建设,实现外部公共资源、审计基础资源等信息的共享,逐步构建形成以公共财政运行安全和绩效评价为重点的国家电子审计体系。

大数据时代的审计需要你来助力

随着审计事业的拓展,审计信息化人才的需要更加强烈。通过多年观察,学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对审计工作有着独特的悟性,适合干审计!

近五年来,我所在审计署武汉特派办通过公务员考试途径,招录了10多位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充实我们的队伍,而且通过计算机中级培训的方式,培养了大批计算机应用骨干人才。


图为土地审计现场

在综合管理方面,必须适应信息技术发展要求,建设规范高效的信息化办公系统,加快信息传递和沟通;在业务开展方面,必须在数据采集管理、数据分析运用等方面不断创新发展。奋发向上的审计人,为完成好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一直在奔跑!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