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政策体系
先后印发10余项政策文件,形成了涵盖“创新基地+创新平台+科研攻关+创新主体+创新环境+开放合作”等关键内容的“1+1+6+N”科技创新政策体系
搭建创新平台
持续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多层次、分阶段、递进式科技型企业梯队培育机制,高新企业数量快速增长
搭建创新平台
过去两年的自治区科学技术奖评比中,我市34项科技成果获奖;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技术合同成交额、技术交易额屡创新高;创新创业大赛成绩突出
知常明变者赢,守正创新者进。
2022年,我市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立项68项,带动企业科研投入8400余万元;获得国家、自治区各类科技计划立项支持95项,争取科研资金7000余万元;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34家,同比增长61%……
一项又一项硬核科技成果,一个又一个接连攀高的数字,勾勒出我市加速推进创新引领、科技赋能的坚实足迹,更折射出我市建设区域创新高地的澎湃动能。
“十四五”以来,我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强化主体培育,集聚了一批高层次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科技型企业的数量和质量迈上新台阶。与此同时,我市持续加大科研成果转化力度,大力支持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全方位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创新动能。
抢抓政策机遇
为科技创新筑牢坚实基础
2021年2月,科技部发布的《关于加强科技创新促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实施意见》提出:加快提升克拉玛依、德阳等区域特色地级市创新能力,探索差异化的创新发展路径,构建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高地,打造创新驱动新旧动能转换的动力系统。
同年6月,国务院出台相关文件,支持克拉玛依加快提升城市创新能力,构建具有特色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为我市打造科技创新城市带来了新的机遇。
市委、市政府积极抢抓政策机遇,同年11月,《克拉玛依市“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经审议通过后正式印发,围绕我市“一主多元”产业发展重点,明确了2025—2035年实现“北疆区域科技创新中心、西北地区科技创新高地、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和地区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城市”的发展目标,同时确定了我市“十四五”期间石油化工及延伸产业链、油气开发及工程服务、新兴产业、现代农业、科技惠民等五大领域125项产业技术研究攻关方向。
2022年,《克拉玛依市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方案》编制完成,初步明确了2025—2030年全市科技创新工作“打造北疆及中亚北亚区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构建具有石油石化突出特色的区域创新高地”的奋斗目标。
围绕这一目标,市委、市政府先后印发《关于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作用 推动克拉玛依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10余项政策文件,基本形成了涵盖“创新基地+创新平台+科研攻关+创新主体+创新环境+开放合作”等关键内容的“1+1+6+N”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在全社会形成支持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为今后全市科技创新工作健康、有效和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强化平台搭建
创新主体培育实现新突破
企业是科技创新主体。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在持续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多层次、分阶段、递进式的科技型企业梯队培育机制的基础上,全力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壮大计划,推动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快速增长。
2022年,77家企业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34家,同比增长61%,71家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获得自治区2021—2022年度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奖励2370万元。
同时,我市深入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倍增计划,建立科技型企业培育库,133家企业获得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资质,同比增长33%;推进落实科技“小巨人”领军计划,金牛能源物联网公司、奥泽工贸有限责任公司、红有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通过市级科技“小巨人”企业评审认定,全市科技“小巨人”企业达到4家。
3月23日,我市克拉玛依云计算产业园区孵化器、独山子小微企业创业孵化基地成为自治区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截至目前,我市共有4家自治区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另外两家分别是众桥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先能科创孵化器。
克拉玛依云计算产业园区孵化器是我市唯一一家面向数字经济产业生态链打造的专业孵化器。自2020年成立以来,该孵化器累计引进孵化企业(团队)34 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5家、专精特新企业4家。今年计划新引进企业10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5家、专精特新企业3家、科技项目申报2家。
今年年初以来,我市共受理78家单位(其中事业单位18家、企业60家)申报的各类市级科技计划项目225项,通过形式审查,专家评审共有78项项目符合立项条件,其中:重大科技专项项目2项、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3项、技术创新引导计划(成果转化)5项、创新环境建设计划(创新人才)42项,创新环境建设计划(软科学)16项,立项总数较上年增长14.7%。预计可引导社会研发投入1.23亿元。
科技型企业数量的不断攀升,带来的是一个个科研项目的实施,促成了科技创新成果的产出。这些企业已成为带动我市科技创新的主力军。
加快成果产出
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自治区科学技术奖是衡量科技创新和重大科技成果产出的重要指标之一。
2021年,在自治区科学技术奖评比中,我市共有20项优秀科技成果获奖,在总计135项科技成果中,占比14.8%,较上年同比上升5.27%。其中获科技进步奖18项、技术发明奖2项,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9项,2项技术发明囊括二等奖。
2022年,在自治区科学技术奖评比中,我市共有14项优秀科技成果获奖,在总计129项科技成果中,占比10.9%。我市此次获自然科学奖1项、技术发明奖2项、科技进步奖11项。
去年,全市共认定登记各类技术合同86项,技术合同成交额5.74亿元,技术交易额5.68亿元,分别较上年同比上升98.8%、106.0%。其中新能源与高效节能、先进制造和环境保护与资源综合利用领域位居技术合同交易额前三位。今年一季度,技术交易再创新高,认定登记技术合同61项,技术合同成交额达4.08亿元,其中技术交易额4.05亿元,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259%、417%、413%。
在第九届新疆创新创业大赛(克拉玛依赛区)暨第七届克拉玛依创新创业大赛上,全市80多家企业报名参赛,21家企业入围决赛,10家企业获得市级奖。8家企业参加自治区行业赛,先进能源技术创新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进入自治区总决赛,分别获得成长组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新疆申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相关项目分别入选国家行业赛。
新的征程,克拉玛依将向着新目标,奋楫再出发,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克拉玛依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城市科学转型升级从资源要素驱动转移到创新驱动的轨道上来,为克拉玛依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撑。